爸媽老了更要注意補補鈣,身子骨硬硬朗朗的才能健健康康的。所以說老人補鈣是晚年養(yǎng)生重要的任務,快來看看都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吧。
(一)老年人補鈣的誤區(qū)
1.補鈣能治好骨質疏松
許多老年人錯誤地以為,人老了,骨頭脆了,所以要吃鈣片,來防治骨質疏松,其實不是這么回事。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人體衰老的表現。女性在絕經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歲一般都會出現骨質疏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一般在30—35歲左右達到一生中所獲得的最高骨量,稱為峰值骨量。此后,就開始骨丟失,特別是絕經后的女性,在絕經后1—10年,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丟失期。由此可見,要想老來骨頭硬朗,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補鈣并不能逆轉骨量減少的趨勢,也不可能治愈骨質疏松。
2.治骨質疏松不辨病因
骨質疏松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fā)性的骨質疏松和繼發(fā)性的骨質疏松。女性絕經期后出現的骨質疏松,老年男性出現的骨質疏松都屬于原發(fā)性的骨質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誘因(如藥物)而引起的骨質疏松則屬于繼發(fā)性的骨質疏松。不同類型的骨質疏松,治療手段不一樣,千萬不能不加區(qū)分,一律補鈣,否則會出現并發(fā)癥。
3.鈣補得越多越好
許多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并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并發(fā)癥,危害老人健康。
(二)老人補鈣首選液體鈣
老年人由于胃腸功能較弱,胃酸分泌較少,最好選擇液態(tài)有機鈣,并在餐后服用。在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里,有些是無法避免的,如家族史(父母以前也有嚴重的骨質疏松)等。但以下幾個壞習慣是可以避免的:運動量不足和抽煙、飲酒過量,或者飲食太咸。
(三)好搭檔讓鈣吸收加倍
1.高鈣食物補足鈣
很多人認為,要想補足鈣就得吃鈣片,事實上,食物中有很多補鈣高手,多吃以下食物,就能從膳食中補足鈣。芝麻醬、奶制品、綠葉菜(小白菜、西蘭花、油菜)、豆制品、堅果這五類食物都是膳食中鈣的理想來源。需要注意的是,堅果能量較高,每天最多吃一把。綠葉菜熱量最低,可以多吃。
2.科學使用抗骨松藥物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要想讓鈣順利地留在體內,以下幾種營養(yǎng)素是萬萬不能少的:維生素D、鎂、維生素K、鉀。例如平常我們經常遇到的“吃了東西腸子卻不吸收鈣”的問題,就要依靠活性維生素D(骨化三醇)來促進鈣的腸道吸收。平時我們吃的魚肝油里只是普通的維生素D,老年人還需要經常曬太陽、讓紫外線照射皮膚,才能讓普通的維生素D變成活性維生素D。所以,規(guī)范的抗骨質疏松的治療,需要由專業(yè)醫(yī)生在評估老人骨密度的基礎上,進行藥物聯(lián)合治療。
(四)老人吃什么食物補鈣
1.骨頭
動物骨頭里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于水,難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時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時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鮮湯。魚骨也能補鈣,但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做法。干炸魚、燜酥魚都能使魚骨酥軟,更方便鈣質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羊肉、豬腦、雞肉、雞蛋、鴨蛋、鵪鶉蛋、松花蛋、豬肉松等也可以補鈣。
2.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其他奶類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鈣來源。牛、羊、馬奶及其奶粉、乳酪、煉乳也不錯。
3.海鮮
魚類也是含鈣高手,如鯽魚、鯉魚、鰱魚、泥鰍、蝦、蝦米、蝦皮,海帶也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海帶與肉類同煮或是煮熟后涼拌,都是不錯的美食。用蝦皮做湯或做餡也是日常補鈣的不錯選擇。但是對海產品過敏的人群要注意不可因為補鈣而盲目進食魚類海鮮食物。
4.豆制品
豆制品是含鈣食物中的佼佼者,例如黃豆、毛豆、扁豆、蠶豆、豆腐等。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補鈣的良品。但是豆?jié){需要反復煮開7次,才能食用。豆腐不可與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豆制品若與肉類同烹,則會味道可口,營養(yǎng)豐富。